科技生活的起源演变和命运读科技想要什么

本站原创 2023-11-16 22:28:33

  Alan Kay 对技术给出了更恰当的定义:“技术是你出生后发明的东西。”

   KK在书中花了很多篇幅介绍北美阿米什人:一群几乎只使用五十年前的“低科技”技术过着幸福富裕生活的人。 阿米什人看似非常“反科技”,但在KK看来却普遍是科技的支持者。 例如,阿米什人往往是才华横溢的伐木工人(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工程师)和工匠。

  除了南美洲分散的阿米什人聚居地外,世界其他地方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社区利用低技术却在高科技社会过着繁荣幸福生活的现象。 尤其是在欠发达国家,他们过着低科技含量的生活。 但生活并不富裕。 KK的分析是:高科技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 我们可以选择使用 iPhone、驾驶时尚汽车并使用最新的 Macbook Air,或者我们也可以像阿米什人一样只使用几十年前的技术过上美好的生活。

  无论创造出什么新技术,人们都增加了一种选择。 对于个人来说,大多数新技术可能与你无关,但其他人的生活和工作得到了改善(至少改变),他们利用新的选择创造了更多的选择和更多样化的环境,这意味着你的选择将变得更加多样化,您的环境也更加多样化。 新技术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多样化,让我们更加快乐。

   “糟糕的技术”和儿童

  纵观科技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大多数新技术发明时,人们通常无法理解新技术能够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即使是技术的发明者也是如此。

  一项发明需要早期采用者频繁使用,并与其他发明多次接触,从而完善其在技术元素中的作用。 与人类一样,不成熟的技术往往在首次亮相时就会失败,后来才发现更好的用途。

  由于任何模型、实验、模拟或监测都包含固有的不确定性,因此评估新技术的唯一可靠方法是使其在正确的环境中发挥作用。 不可预见的技术效应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各种技术的相互作用。

  然而,历史上许多重大灾难都是由技术(如原子弹)造成的。 那么如何引导技术向好的方向发展呢?

   KK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人类视为技术之父。 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我们可以而且应该继续为我们的科技后代寻找科技“朋友”,引导他们走向最好的方向。 我们的后代(无论是生物的还是技术的)越自主,他们就越有可能犯错误。 我们的后代制造灾难(或创造荣耀)的能力甚至比我们自己还要大,这就是为什么父母的角色对我们来说既是最烦恼也是最有价值的。

  正如训练动物和儿童的最佳实践所证明的那样,我们需要训练技术,将资源集中于强化其积极属性并淡化其消极属性,直到它们完全消失。 如果我们可以培养孩子成为更好的人,我们也可以培训技术。 与抚养孩子一样,真正的问题和争议是我们希望传递什么价值观。

  阅读要点:科技是一种生活方式吗?

  文/Lynn Yang(豆瓣网友)

  我和作者KK聊了两个多小时,写了一些东西纪念这位老人。 不管他的收获是对是错,都像是我在硅谷两年的点睛之笔。

   “技术真正想要什么?”

   “生活想要什么,科技就想要什么。”

   “你的意思是,技术想要的东西和生物想要的东西是一样的?那么凯文,你想要什么?”

   “我猜……更多的机会?权力?更多的选择?”

  那是加州一个炎热的下午。 我开着我的小丰田卡罗拉去帕西菲卡。 车程持续了一个多小时。 阳光照在我身上,让我好几次感到眼花缭乱。 如果你了解《连线》,就不难理解我的感受。

  在很多人眼中,美国互联网风潮的主角是比尔·盖茨、杨致远、贝索斯,或者是今天的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但不得不说,真正让人迷惑的其实并不是那些富人。福布斯榜单背后其实是一群数字时代的布道者和倡导者,比如《连线》的编委会,堪称“科技狂热分子的失乐园”——这群人是 1990 年代初的创始媒体,折腾网络社区,召集数字精英聚会,高调对待数字革命,仿佛技术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最重要的,而被这种神经症感染的人包括好莱坞的首席明星经纪人、克林顿总统的新闻官,以及各家科技公司高管和投资者都像海龟一样理智谨慎。 它的成功伴随着股市泡沫。

  今天我遇到的凯文·凯利是《连线》杂志的创始执行主编,但与其用这个称号,倒不如说他是杂志的思想家:当时安迪·沃卓斯基和拉里·沃卓斯基在拍摄《黑客帝国》时,他们要求所有演员都读完KK的书,里面涉及到科技哲学; 后来,KK的无心之言成为了《连线》的主题——“未来(技术)其实已经在这里了,只是它的分布并不是那么均匀。仅此而已。” 这句话出自威廉·吉布森的小说。

   KK的敏锐和深刻源于他对兴趣的专注和兴趣的广泛。 他曾发起一场彻底恢复地球生物物种的运动; 上大学时,他突然意识到Boring骑着自行车穿越了许多国家; 他还编写了一本涵盖黑客手册、文字处理软件、各种另类机器人以及文学艺术作品的书。 大杂烩“信号”。 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只要不伤害别人,他什么都可以容忍。 然而,因为爱思考,KK也曾晕倒过。 最著名的一次发生在31年前。

  作为一名摄影记者,27岁的KK躺在耶路撒冷圣墓纪念教堂门口,突然感觉自己快要死了。 于是,他回到父母身边,匿名捐出全部财产,并一一拜访朋友,决心自救。 与未来彻底隔绝。 然而,在他认为是活着的最后一晚,KK 很早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醒来的时候,他的心里突然涌现出一种奇怪的感觉,那就是“感恩”。 后来这种心情不仅持续了几十年,也让KK的未来失而复得。 随后,《连线》开始走进KK的生活,以一种预示未来的方式切入时代的脉搏。

  与如此聪明、知识渊博的人聊天并不容易。 当我走进KK的工作室时,就像走进了一个机械化的宇宙。 虽然老人已经58岁了,但这个地方却是他能量的体现:二楼有一个巨大的机器人。 我们坐在二楼,周围是一堆书,墙上挂满了生物进化图,还有一台巨大的苹果电脑。 谈话从这里开始,但在谈话之前KK要求给我拍张照片。 这是他的习惯,每一个来拜访的人都会受到这种荣幸。 而我需要解决一个让我来到这里的核心问题——来自《连线》和《网络经济十大策略》、《失控》(中文版将于12月发布)和《技术想要什么》三本书(刚刚在美国发表)这些年KK怎么了?

  在第一本书中,他阐明了技术对商业的影响,这就是技术实用主义; 然后他开始谈论如何利用技术来防止它失控; 现在,他更加超然,或者说更加客观和基本。 从技术角度,用技术语言来说——KK到底在想什么?

   “一位生物学家曾经写过一本书,他从基因的角度观察生命,并指出生命的不断繁衍某种程度上是基因不断繁衍的自我需要。而我从技术角度看待生命,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我认为技术有它自己的生命。”

   “什么?”

   “是的,我认为科技是生命体的第七种存在。人类目前定义的生命体包括植物、动物、原生生物、真菌、原生菌、真细菌,科技应该是未来新的生命体。这些是我收集了一些图片,它们展示了各种生命形式的进化时间和过程,对比之后你会发现科技的进化其实和它们惊人的相似,所以我的观点是:科技是生命的延伸。 ,它不是独立于生命的东西。”

  自我报告:我的疑问

  随着计算机进入我们生活的中心,我对以前没有注意到的技术有了新的发现。 除了满足(和创造)欲望和偶尔节省劳动力之外,技术还有另一个功能:创造新的机会。 我亲眼目睹了在线网络如何将人们与想法、选择以及他们本来不会遇到的人联系起来。 在线网络释放激情、多方面的创造力和无私。 在这个具有文化意义的时刻,当专家们宣布写作已死时,数百万人在网上写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 就在专家预测人们将退出其他群体时,数百万人开始大量聚集。 通过互联网,他们以无数种方式组成群体,共同协作、分享和创造。 这对我来说是一种新的体验。 冰冷的硅片、长长的金属线、复杂的高压设备正在孕育着人类最杰出的科技成果。 当我发现计算机网络如何激发机会并使机会多样化时,我立即意识到其他技术,例如汽车、链锯、生物技术,甚至是电视,都在做同样的事情,只是方式略有不同。 有不同的。 这让我对技术的理解和以前完全不同了。

  今天,我们的生活无法摆脱复杂而持续的现实,即越来越多的技术元素的便利性与个人对技术依赖的减少之间的二分法:我应该为我的孩子购买这个设备吗? ? 我有时间熟悉一下这个省力的设备吗? 更进一步,我还会思考:简而言之,科技会从我的生活中夺走什么? 这是一种我们又爱又恨的全球力量? 我们应该如何应对? 我可以拒绝吗? 或者每一项新技术都是不可避免的吗? 面对不断涌现的新事物,我应该支持还是质疑——我的选择重要吗?

  当我面临技术困境时,我需要找到这些答案来指导我。 我的第一个疑问是最基本的。 我意识到我不知道什么是技术。 它的本质是什么? 如果我不了解技术的本质,那么当一项新技术出现时,我将缺乏框架来判断我应该热情地还是消极地接受它。

  我越仔细地观察相互冲突的技术趋势,我就越感到困惑。 我们对技术的困惑常常始于一个非常具体的考虑:我们应该允许人类克隆吗? 长期用手机短信交流会让孩子哑口无言吗? 我们想让汽车自动寻找停车位吗? 随着疑问的加深,我意识到要找到满意的答案,我们首先需要从整体上看待技术。 只有了解技术的历史,预测其趋势和偏好,跟踪当前的方向,我们才有希望解决我们个人的困惑。

  每一项新发明都是通过借鉴过去的发明而取得进步的。 如果没有压制铜线,机器之间就无法连接。 如果不开采煤炭或铀、筑坝蓄水、采集稀有金属来制造太阳能电池板,就没有电力。 没有运输,工厂就没有物流循环。 没有锯子切出的手柄,就没有锤子;没有锯子切出的手柄,就没有锤子; 没有锤子锻造的锯片,就没有手柄。 这个由系统、子系统、机器、管道、高速公路、电缆、传送带、汽车、服务器和路由器、代码、计算器、传感器、文档、催化剂、集体记忆和发电机组成的全球网络彼此循环和相互作用。 连接的网络——由相互连接和相互依赖的部分组成的大型装置,形成一个系统。

  当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个系统的工作原理时,他们很快注意到一些不寻常的事情:技术的庞大系统通常表现得像原始有机体。 网络,尤其是电子网络,表现出仿生行为。 在我上网的早期,我发现当发送电子邮件时,网络会将其分成多个片段,然后通过多个路径将这些片段发送到收件人的地址。 多路径不是预先确定的,而是基于网络上的实时流量的“临时”。 事实上,电子邮件分为两部分,可能会经过完全不同的路径,然后在到达目的地时返回到原来的目的地。 如果一个报文段在传输过程中丢失,它将通过其他路径重新发送,直到到达终点。 我对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有机性感到震惊——就像信息在蚁巢中传输的方式一样。

   1994 年,我出版了一本名为《失去控制》的书,其中详细探讨了技术系统模仿自然系统的方式。 我用可以自我复制的计算机程序、可以自催化的合成化学品以及甚至可以像细胞一样自我组装的简单机器人来举例。 许多大型、复杂的系统,例如电网,都被设计为具有自我修复能力,与我们身体的相同功能没有太大不同。 计算机专家利用进化规则来生成人类难以编写的计算机软件。 研究人员不是设计数千行代码,而是使用进化系统来选择最佳的代码行,不断对其进行变异,并删除有缺陷的部分,直到它们进化为止。 该代码完美运行。

  与此同时,生物学家逐渐认识到,生命系统也具有计算等机械过程的抽象性质。 例如,研究人员发现 DNA——取自我们肠道中无处不在的大肠杆菌的实际 DNA——可以用来计算困难数学问题的答案,就像计算机一样。 如果 DNA 可以被制成一台正在运行的计算机,并且计算机可以像 DNA 一样进化,那么人工制品和自然生命之间可能存在——或者必须存在——某种等价性。 技术和生活必须具有某些共同的基本属性。

  自从我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以来,技术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最好的产品已经变得难以置信地脱离实体。 精彩的产品变得越来越小,用料越来越少,功能却越来越多。 一些最好的技术产品,例如软件,根本没有物理实体。 这种发展趋势在今天并不新鲜。 历史上任何伟大发明的清单都包括大量的小发明:计算器、字母、指南针、青霉素、复式记账、美国宪法、避孕药、家畜驯化、零、病菌理论、激光、电、硅芯片等等。如果这些发明中的大多数落在你的脚趾上,它们不会伤害你。 现在,非物质化进程开始加速。

  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无论生命的定义是什么,它的本质并不在于DNA、身体组织或肉体等物质,而在于物质形态所蕴含的无形的能量分布和信息。 同样,当技术的物质面具被揭开时,我们可以看到它的核心也是概念和信息。 生活和技术似乎是基于非物质的信息流。

  此时,我意识到我需要更清楚地了解贯穿技术始终的力量。 这真的只是一条幽灵消息吗? 还是技术还需要物质基础? 它是自然力还是非自然力? 可以肯定的是,技术是自然生命的延伸(至少对我来说),但它与自然的区别是什么? (虽然计算机和DNA有某些共同的本质属性,但不能说苹果电脑和向日葵一样。)有一点是肯定的,技术来自于人脑,但大脑的产品(甚至是认知产品,如人工智力)它与大脑本身有什么不同? 科技是否人性化?

  人类创造了技术元素,然后希望对它们施加自己的影响。 但我们正在慢慢认识到,系统——所有系统——都会产生自我推进力。 技术元素是人类思想的产物,因此也是生命的产物,甚至是最初产生生命的物理和化学自组织的产物。 与技术元素有着深厚渊源的不仅是人类大脑,还有古代生物体和其他自组织系统。 正如思维必须遵守认知规律以及生命和自组织的规律一样,技术元素也必须遵守思维、生命和自组织的规律——包括人脑。 因此,在对技术要素施加的各种层面的影响因素中,人脑是唯一的,甚至可能是最弱的。

  技术元素遵循我们的愿景来完成我们试图指导他们完成的任务。 但除了这些驱动因素之外,技术元素也有其自身的需求。 它需要自我整理并组织成不同的层次,就像大多数具有高度内部互连的大型系统一样。 技术元素也追求所有生命系统所追求的目标:永存、永不停止。 随着它的发展,这些内部需求的复杂性和强度将会加剧。

  如今,科技元素和自然一样,对人类世界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我们应该像对待自然一样对待科技元素。 我们不能要求技术服从我们,就像我们不能要求生命服从我们一样。 有时我们应该臣服于它的指引,并乐于感受它的多样性; 有时我们应该努力改变它原来的面貌,以适应我们自己的需要。 我们不必实现技术元素的所有要求,但我们可以学会利用这种力量而不是对抗它。

  为了成功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技术的行为。 为了确定如何应对技术,我们必须掌握它的需求。 我认为,通过体验技术的需求,我已经能够制定指导方针来指导自己通过这个不断发展的技术孵化器网络。 对我来说,技术更高层次的目标是让我们通过它的眼睛了解世界。 意识到它的需求大大减少了我在决定如何使用技术时的挫败感。 这本书是我关于技术需求的报告。 我希望它可以帮助其他人找到自己的方法来最大化收益并最小化技术成本。

  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异议或投诉,请联系tougao@huxiu.com

上一篇:给AI一百美刀让它去赚钱结果真赚大了
下一篇:金融科技推动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案例与展望202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