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质检测的重要指标与标准
pH值
水质检测中,pH值是衡量水体酸碱性的一种指标。pH值越高,表示水体越偏碱;pH值越低,表示水体越偏酸。在自然环境下,河流、湖泊和地下水的pH通常在6.5至8.5之间,但某些工业活动可能会导致pH极端变化。例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释放出的硫化物会产生强酸,从而使得周围的地下水严重酸化。
悬浮物浓度
悬浮物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沉降或被过滤装置捕获的固态颗粒。悬浮物浓度过高会影响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有害,同时也可能对饮用水处理设备造成磨损和堵塞。如果悬浮物含有有害污染物,如重金属,那么它们可以通过食道进入人体,对健康构成威胁。
氨氮含量
氨氮是指在淡水中溶解存在的一种可转化为硝酸盐和硝基胺类化合物的氮形式。它主要来源于农业废弃物、畜禽粪便以及工业排放等。在没有足够氧气的情况下,氨氮容易发生生物转化过程,最终形成难以去除的大量厌氧二次污染源,这对于保持良好的自净能力非常不利。
硬度
硬度是衡量溶解在液体中的离子浓度的一个物理化学参数,其中主要包括镁离子(Ca2+)和钙离子(Mg2+)。软水则含有较少这些离子的溶液,而硬性则含有更多。这两种类型都能影响生活使用中的热效率,以及对皮肤及衣着造成问题,如软毛发头或织品易脏污。
有机杂质 (BOD)
生物学可消耗量(BOD)是一项用于评价营养性污染程度的手段,它测定的是一个特定的微生物群落可以利用一段时间内从给定的样本中获得多少能源。这一指数能够反映出由于无机化学需氧量不足而不能立即分解掉的有机材料所占比例,即未完全分解掉的组织碎片,可以作为评价是否存在传统意义上的“垃圾”来看待其内容。